配资平台_股票5倍杠杆正规平台_股票配资实盘平台

涨声操盘 打造绿色营商环境 报告建议加强营商制度与环境管理衔接

发布日期:2024-08-06 16:23    点击次数:55

  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城市群正在把自身的营商环境变得更“绿色”,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城市竞争力。

  在23日召开的“2024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春秀表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强心剂,是城市吸引投资的保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城市营商竞争力。

  “打造绿色营商环境是必然趋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刘翔峰在发布会上表示,绿色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

  2022年,中国环境报社、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和成都大学共同成立了联合研究工作组,将城市生态环境部门工作机制、内容、效果与城市营商环境竞争力的提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课题组成员、成都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诸丹介绍,2024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指标体系由市场环境、政务服务、法治环境、城市生态环境营商基础条件、生态环保与低碳建设成果5个一级指标和58个二级指标构成,以我国36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

  2024中国主要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报告以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珠三角和成渝五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涉及95个城市。其中,中国五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综合指数得分排名依次为长三角、长江中游、京津冀、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

  课题组成员、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介绍,今年课题组新增了“2024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课题,对我国100个主要城市(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城市、17个其他省会城市以及54个地级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价。

  23日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主要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东部地区的城市竞争力排名普遍处于较高水平,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排名普遍靠后,东西部之间创新环境不平衡。

  此外,城市生态环保水平分化明显,资本区域流动差异显著,人力资源分布仍然集中,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环保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改善的能力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

  总的来看,五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在各个二级指数上的表现均优于其他四个城市群,主要是因为长三角城市群综合发展态势良好,城市群内各城市整体发展水平较好,不仅在产业环境、创新能力、公共服务方面有较好的基础条件,而且各个城市生态环境部门政务服务态度、水平和效果较高,法治服务意识较强,各个城市各有所长且能各扬所长、协同发力,优化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环境成效显著,共同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课题组表示,增强城市群各个城市生态环境部门的服务意识、能力和水平,可提升整个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综合竞争力。城市群各个城市优势互补形成的区域发展优势,区域联动一体化发展形成的合力,对城市群营商环境综合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

  课题组举例称,浙江强力推进可持续制度型创新,在全国率先构建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空间管制、水权交易等制度,深化用能权、碳排放权等配置方式改革,“可持续发展”的营商环境建设基础优势明显。不少地方通过差异化监管,将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建立健全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机制,引导和激励企业增强“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意识。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城市的生态环境部门重视当地生态环境服务、建设和治理。企业对于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方面反响较大,认为“多头执法”现象较多。大部分市民认为环境污染状况反弹是由于当地监管部门监督不严格,长效机制执行不到位造成的。

  课题组建议,继续推动并落实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形成绿色营商环境改革范例。全面深化环保产业对外开放,拓展环境容量,促进环保市场消费增长。利用政府有形之手,推行绿色低碳经济政策,推动改善城市市场、政务和法治环境,助力城市营商环境的提升与改善。高度重视产城人关系,加强社会服务改革,持续完善城市生态营商基本条件,提升环保服务效率及水平,打造生态相关城市品牌。

  同时,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城市和城市群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改善的重要推手涨声操盘,保障和促进城市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优化顶层设计,加强营商制度与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明确改善环境质量、拓展环境容量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改革与模式创新,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方式向服务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