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声操盘 已有超20家上市企业披露“数据财报”,数据资产入表指引来了
5月18日,2024第十二届西湖论剑·数字安全大会在杭州举行。此次大会上发布《企业数据资源入表实践白皮书》,由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数据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等单位参与编制。
去年8月,财政部对外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明确数据资源的确认范围和会计处理适用准则等,并于2024年1月起施行。
据统计,在第一季度财报中,已经有20多家上市企业将数据资源入表体现在财务报表当中。国家数据局也提到,将积极配合财政部推进数据资源入表。
安恒信息首席技术官刘博代表编制组对白皮书进行了解读。他指出:“数据资源入表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为了能够让数据要素真正流通起来。”
除了政策性强驱动之外,数据入表对企业能带来怎样的好处?刘博对此表示,主要有四点:
一是增加资产总额,能够提升实质管理,能够实现抵押贷款;二是减少经营成本,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企业利润;三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增强业务效率,帮助提质增效;四是实现数据要素流通,能够激活数据价值,变现数据资源。
刘博举例说,数据变成资产化后,可以进一步形成数据资产债。今年3月,浙江省首笔“数据资产贷”落地,打通了数据要素从资产到资本的可靠路径,特别是对未上市企业、轻资产创新型科技型企业而言,能够低成本做贷款。
刘博指出,对于未上市的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由于固定资产很少,没有办法做抵押贷款,而数据资源入表之后变成了固定资产,因而可以用来做抵押贷款。
此外,对某上市企业来说,总成本降低了超过10%,营业利润提升了60%。其中,数据资产入表之后对财务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企业来说,目前面临的难点是,如何推动数据资产入表。目前,白皮书就此梳理了流程,包括到底分哪几个步骤,怎么来做,每个步骤中具体工作是什么,开展的方法是什么,以及做了这些工作阶段性成果怎么输出,有什么样的输出物,如何通过资产入表呈现出来,等等。
“对于数据资源入表,你得知道数据资源有哪些。现在数据分布在不同地方,可能初期也没有做全量数据资源盘点,工程量非常大。”刘博说,目前,安恒信息也会提供相应的工具和经验,利用“恒脑”AI大模型,加快资源盘点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数据会否像商誉那样,为资产腾挪提供操作空间?刘博对此回应表示,数据资源入表,其价值并非“想定多少价就多少价”,必须符合数据资产盘点过程当中使用率、数据质量以及数据量,包括数据来源是否合规,针对数据资源的开销是否符合实际,等等。
“如果数据没有产生收益,而是变成固定资产,那它最终就是变成了一个负担,资产价值更低,没有产生效益是没有意义的。”刘博说,如果变成固定资产但并没有产生任何价值,则相当于固定资产是减值,对企业并不是一件好事。
此次会上,安恒信息首席标准研究员周亚超也重点就数据跨境流动进行介绍。她表示,大模型发展颠覆了产业发展模式,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数据跨境需求。为了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准确性,可能需要整合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大量数据。无论是调用境外语料库、使用外部模型,或者训练自身模型,涉及的交互量大、数据量吞吐要求也高,面临跨域流通受限、主体互不信任、隐私信息泄露等挑战,这对传统数据跨境安全保护也带来了一大挑战,“很多开源大模型包括国际上的大模型,中文在里面只占很小的比例”。
大模型训练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有着明确的需求,同时也面临着数据流通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的多重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技术创新、法律支持、组织协调以及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努力,让数据真正“流得动”“用得好”。
周亚超指出,应对大模型带来的安全风险,也需要与大模型的基础设施以及与大模型语料库、大模型训练结合起来,把基于隐私计算类的技术用于模型训练场景。但与此同时,大模型技术对数据安全也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她注意到,很多企业在数字化出海过程当中会面临遭受勒索,导致业务中断、数据丢失,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国内外在安全监管以及法律法规背景上也不太一样,如欧盟对合规要求非常高,比如说围绕个人信息保护,GDPR已经开出高额罚单。
周亚超举例说,围绕数据跨境的场景,需要加强数据跨境安全服务和数据跨境流通技术保障。包括类似数据分类、分级,基于业务场景哪些数据服务于跨境场景进行细分、精细化处理,信息经过脱敏之后或者去标识化处理之后再传输。例如,境外企业在对中国客户提供服务时涉及个人敏感信息,国内会员的健康数据,无法直接提供给境外的官网,导致不能享受到与境外会员一样的待遇,这类问题可以技术处理满足合规要求。
南方+记者 郜小平